第178章 歲月回響與滄溟根脈(1/3)
1992年的清晨,第一縷陽光掠過滄溟島的港口,灑在碼頭邊的老榕樹身上。
72歲的陳阿婆提著菜籃子,踩著平整的青石板路往菜市場走,路邊的自動售貨機里擺著“滄源活力飲”,空中偶爾有“滄溟造”的小型無人機掠過,帶著快遞飛向千家萬戶。
這繁華的景象,讓她不禁停下腳步,渾濁的眼睛里泛起淚光。
陳阿婆名叫陳桂蘭,1948年冬天,她才18歲,跟著父母從華夏大陸逃難到滄溟島。
那時的滄溟島,不過是個荒僻的南洋小島,只有幾處破舊的漁村,海風卷著砂石打在臉上生疼,島上連像樣的路都沒有,住的是漏風的茅草屋,吃的是漁民們打上來的小海魚,常常填不飽肚子。
“剛上島那幾年,真是苦啊。”陳阿婆走到菜市場門口的早餐攤前,熟稔地跟攤主打招呼,要了一碗豆漿油條。
攤主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,笑著遞過食物:“阿婆,今天怎么又發呆呀?”陳阿婆搖搖頭,指尖摩挲著碗沿,思緒飄回了幾十年前。
那時島上島主的爺爺跟林伯代領大家在島上開墾荒地、修簡易碼頭,還組織年輕人學打魚、做海貨干貨。
陳阿婆的父親跟著林伯,也就是林老管家修碼頭,不小心砸傷了腿,是林老管家讓人送來了草藥,還分了半袋米,這才熬過了最難的冬天。
“林老管家總說,咱們都是華夏來的根,要抱團取暖,滄溟島會好起來的。”陳阿婆輕聲說,眼里滿是懷念。
后來林老爺去世了,就把島里的事交給了年輕的林徹。那是1950年前后,陳阿婆已經成家,丈夫是島上的漁民,他們有了一兒一女。
當時的滄溟島雖比早年好點,卻依舊落后,沒有工業,沒有先進的技術,年輕人大多還是靠打魚為生。
直到林徹接手后,先是建工廠、引技術,后來又辦起了滄溟學府,島上的日子才一天天變了樣。
“還記得第一次見林島主,他才19歲的樣子,還一臉青澀”陳阿婆記得,林徹剛主事就提出要兵工廠,建輕工業廠,還親自帶著人去華夏大陸和海外找專家、引設備。
那些年,島上到處是工地,林徹常常住在工地里,曬得黝黑,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休息。
后面還帶領大家打退了腳盆雞跟外來的挑釁者。
變化是一點點來的。
先是島上通了電,茅草屋變成了磚瓦房;再后來,修了寬闊的馬路,“滄溟造”的汽車開始在島上跑;孩子們能去明亮的教室里上學,不少人還考上了滄溟學府,畢業后進了島上的科研機構或工廠。
相鄰推薦:HP只想裝透明的我卻超強 , 無聲深處 , 開局言出法隨,我要整頓修真界! , 人生若只如初見 , 七次郎 , 快穿女配冷靜點 , 隨時隨地都能干的學校HR , 仙尊每天都想下床 , 校花純肉H教室第一次 , 旺夫小農女 , 這位少帥,不對勁! , 0002JY九陰真經入口 , 動漫人物將機機插曲漫畫圖片 , 系統總想guan滿宿主全本有嗎 , 寶玉從寶釵身體里退出來描寫 , 從偽君子到逍遙仙:道侶伴我行 , 一章一故事,來聽我講故事吧 , 我的前任全是巨星 , 微雨紅塵 , 大明瘋皇